您的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最高检退休检察官法律志愿服务队: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正能量

时间:2016-04-25  作者:徐日丹、王月红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

胡同里最可爱的人  

——记最高人民检察院退休老检察官法律志愿服务团队 

 

图为晨夕法律服务中心老同志召开志愿服务座谈会。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115号的晨夕法律服务中心(下称“晨夕”),活跃着几位老同志,他们不计报酬、风雨无阻为大栅栏社区、西城区乃至从全市慕名而来的老百姓提供义务法律咨询。面对家长里短,他们耐心倾听,化解矛盾纠纷;面对法律诉求,他们答疑解惑,引导依法维权。他们被誉为“胡同里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由王开洞、刘长春、夏振发等13名最高人民检察院退休老检察官组成的法律志愿者服务团队。

  守护大栅栏的特殊维稳力量 

  大栅栏位于北京中心地段,是离天安门最近、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吸引广大游客驻足游览的同时,大栅栏社区也面临人口密集,社会矛盾纠纷、违法犯罪事件多发等现实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最高检一直支持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老有所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正能量。

  2012年6月,最高检退休干部王开洞和3名年轻律师在大栅栏社区内发起成立了晨夕法律服务中心,免费开展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社区矛盾纠纷等公益性活动。然而,公益性组织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王开洞想到了昔日的老同事们,“他们懂法律、社会责任感强,有继续发挥余热的强烈愿望”,老同志们听了他的想法,一拍即合,很快组成了老检察官志愿服务团队。

  “您帮我看看判决书,我在租住房屋前搭建一个4平方米的厨房,邻居说我影响他们生活,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我拆除自建小平房,二审维持原判,我不服,我要去检察院抗诉行不行?”

  “我下公共汽车摔倒,检查治疗花费3000元,多次与公交总站交涉,着急上火耳朵聋了,我要打官司索赔20万元……”

  2015年的一天,老检察官夏振发刚到晨夕值班室,连着接待了两名满腹怨气的当地居民。夏振发一一认真听完讲述,分别从情、理、法不同角度耐心解释,使来者心服口服,想要去抗诉的说回去马上拆自建房,要搞好邻里关系;想要打官司索赔的也明白了自己索赔无理,表示不去公交公司胡闹也不打官司了。

  “社区老百姓来咨询的多是一般的法律常识问题,涉及婚姻、财产分割、遗产继承、合同和房产拆迁补偿、邻里关系等家长里短的事情。诉讼耗时耗力,还要动用国家司法资源,对于一些家庭内部纠纷,诉讼反而容易加剧矛盾。”夏振发说。

  “老检察官志愿服务团队成为大栅栏社区一支重要的安定维稳力量。同样一句话,让老检察官来讲,老百姓会更信赖;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理,让老检察官来论,老百姓会更信服。”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工委书记张浩表示,老检察官们在社区从事法律公益服务,普及法律常识,对老百姓是很大的帮助。

  耐心解答释疑,引导依法维权 

  随着国家对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的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日渐提升,但遇到具体的法律纠纷,又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

  记者采访了解到,老检察官们在向前来咨询的老百姓传播法律知识、认真答疑解惑时,不忘给他们讲明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并为当事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2015年7月的一天,退休检察官高波在晨夕值班时,70多岁的李大妈推门而进。高波连忙起身扶李大妈坐下,让她有话慢慢说。这一说可不得了,李大妈整整哭诉了两个小时。原来,一年前,李大妈与邻居发生纠纷被打伤,到法院起诉后被判败诉,索赔无果。

  高波耐心劝慰着李大妈,并告知搜集证据的重要性。空闲时间,高波还深入社区了解情况,引导李大妈正确维权,最终李大妈获得法院支持。如今,李大妈在社区逢人就讲“晨夕的老检察官有耐心有爱心,原来咱们老百姓身边有这么好的法律专家啊”。

  据统计,截至目前,老检察官们累计为晨夕提供257个值班日的志愿法律服务,累计投入2314个小时,接待解答咨询395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6起。

  传承优良传统,熏陶年轻一代 

  老检察官每逢周二、周三便到晨夕轮流值班。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63岁,但只要轮到值班,他们总是准时赶到值班室。

  “我们干了一辈子政法工作,有很深的法律情结,通过晨夕这个平台,能够继续发挥余热,我们觉得很快乐,活得很有价值。”老检察官陈振东的一番话代表了老检察官法律志愿服务团队所有人的心声。

  翻开他们的值班记录本,记者清晰地看到,每页都认真记录着来访者姓名、年龄、性别、案情简介和问题以及志愿者解答情况、志愿者签名等信息,即使当天没有人来咨询,也工整地记录“今天无人咨询”并签上自己名字。

  晨夕志愿律师李娟被老检察官们不懈的法治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她认为,老检察官坚韧、沉着、有原则,他们的精神值得传承。

  有一件小事给李娟的印象很深。一个冬日的下午,晨夕要举办一场法律研讨会,邀请了部分老检察官们参加,但午后一场大雪突如其来。考虑到老检察官们年纪大了,路面不好走,会议工作人员计划取消会议。结果,老检察官们纷纷打来电话,告知自己已经上了公交车,绝对不会迟到。

  “这件小事无形中给我们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令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面临多少困难,都不能失信于人。”李娟说。

  李娟又讲到,有次陈振东老检察官和她探讨一个法律问题,她凭着自己脑子里的印象随口就说了出来,但是看到陈老拿出小本本开始认真记录时,她立即觉得不能这么随意,要查清楚,确保严谨性。李娟说,老检察官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耻下问,永不懈怠的法治追求,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熏陶着我们年轻一代。

  律师彭科也谈到,大栅栏社区很多住户都是老北京人,居住的大杂院产权比较复杂,有来咨询房产事宜的,坐下来一说就两个多小时,还没说到正题。一些年轻律师由于案子比较多,在做志愿服务听取老百姓讲述咨询事项时,往往不够耐心,听的时间长了会焦虑,而老同志们都很心态平和,和颜悦色,对老百姓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认真对待、耐心解答,这都是年轻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社区胡同窄,法律天地宽。莫叹黄昏晚,夕阳依然红。老检察官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忘初心,始终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深厚感情,在传播弘扬法治的道路上发挥余热。”最高检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时振祥感慨道。在他看来,老同志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智慧,身上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在晨夕发挥优势作用是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和社会作贡献的突出范例,他们用阳光心态教育、感染、帮助和带动身边的人,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检察微博
  • 检察微信